<  新闻列表
爱优蛙ai智能钢琴陪练 2022年9月13日

孩子学钢琴前最重要的一件事,大部分家长忽略了!

你家孩子学乐器了吗?让孩子学乐器的家庭越来越多,其中,弹钢琴的尤其多。


但是,你真的做好带孩子学钢琴的准备了吗?你知道你要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吗?你知道如何选钢琴老师吗?你知道怎么陪练吗?


对于家长来讲,学琴前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明确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与目标是什


今天专门邀请了青年钢琴演奏家汪月含老师,请她结合自己学习和演奏钢琴的经历以及丰富的钢琴教学经验,为广大家长指点迷津。

今天是第一篇,在这篇文章中,你可以看到:


  •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音乐?

  • 如何进行音乐启蒙?

  • 为什么推荐学习钢琴?

  • 家长要准备什么?


🎹🎹🎹

我们的生活中,音乐无处不在。剧院音乐厅少不了它,逢年过节的晚会少不了它,电影电视剧也少不了它。它还是你上下班路上耳机里听的歌,是你逛超市时脚下踏着的节奏点,是你小时候跳课间操的伴奏。

更多时候,它悄悄出现,你可能都很难注意到它是音乐,比如电话铃声,游戏背景音……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,会是什么样子


 1 
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音乐?

相信大家一定看到过许多论述音乐对孩子成长有益处的文章。今天,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——音乐,是流淌在人类血液里的天性,可以单纯地使生活更美好

老歌会勾起回忆中的画面,庞大的电影或游戏配乐令人振奋激动,忧郁的民谣吟唱使人哀伤……我们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共鸣,得到治愈,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和感情,都可以用声音节奏来表达音乐是抒发自我、连结世界的方式之一。

学音乐这么多年,我最大的感触是——乐可以成为生活的出口,人生的港湾,战胜压力和痛苦的武器它可能不会让你赚更多的钱,也不会让你得更高的分数,但它会治愈你疲惫的心,帮你坚守自己,抵御外敌;也可以像朋友一样,与你分享幸福和快乐。



除了音乐本身的好处,学习音乐的过程,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

 首先 学习音乐,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和身体协调能力。节奏韵律需要身体感知,乐器演奏需要手指技巧,眼睛需要分析乐谱,耳朵需要随时听自己的演奏,还得拥有好的记忆力。最后,大脑把这所有一切都结合起来,各“功能”配合着,才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。

 其次 ,每天练习,一点点去积累,之后越弹越好,也是告诉孩子坚持的力量

 同时 挫折与困难在学乐器过程中几乎每天发生,克服困难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坚韧有耐心的态度。

 最后 ,学音乐是认识美、感受美、体验美的过程,是陶冶情操,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过程。透过音乐,可以达成美育,提高孩子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能力,享受音乐美的自由与真,最后通过音乐来创造和表达,自己眼中的美。



 
 2 
如何进行音乐启蒙?

小孩子启蒙学音乐时,不同年龄段,会有不同的选择。

在四岁半或五岁之前,可以上音乐启蒙的集体课程,比如奥尔夫课程。

集体课程里,小朋友们可以在一起以游戏形式学习节奏、音高等音乐基础知识。这些对之后专门学习乐器会有帮助。

如果是更小的年纪,可以选择亲子音乐课程,需要家长的加入。这类课程中,孩子们不用拘束地坐在课桌前或者乐器前,可以唱唱跳跳,还有多种打击乐器供孩子们使用,无形中熟悉了基本音乐知识。

五岁前,如果不给孩子报班专门学习音乐,也是可以的,但这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。家长们可以在家里给孩子经常播放音乐,各种风格类型都可以的。可以是儿歌和流行歌,可以是民乐,可以是西洋器乐,可以是歌剧音乐剧等。


不用太纠结于给孩子听什么,孩子听的风格越多,反倒越知道他自己喜欢什么。之后加以引导,是老师的任务。

另外,家里听音乐,也不用弄得那么正经,好像非得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听才行似的。就把音乐打开,当做游戏时运动时的背景音就可以了。

常听音乐这件事,不止是在五岁前的阶段,哪怕在后续专门的音乐学习中,也一样重要。常有家长问我,“孩子的乐感怎么提高?”,或者“我家孩子是不是乐感不好,怎么弹得不好听啊?”。

针对这个问题,让我换一种方式来问:“孩子学外语的语感怎么提高?”“这发音听起来怪怪的,是语感出了问题吗?”

为什么小孩子在说中文时,我们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,只有在学外语时才有这个顾虑呢?那是因为小孩子每天都在听周围的人说中文,听到的都是最纯正的语言,模仿着,他自然也就会说了,不用考虑语法发音这种问题

同样的,音乐也如此。如果除了上课和练琴的时间之外,生活中没有任何音乐的存在,意味着小孩子没有任何音乐语言的积累,那怎么可能会有乐感呢?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老师也没有办法。所以,为了让之后的学习更加顺利,常听音乐是必需的。


到了五岁左右,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报名器乐学习。这个时候,之前的音乐积累也就显现了效果。孩子也许会主动告诉家长自己的选择,自己喜欢哪种乐器。

或者,家长可以带孩子体验不同的乐器,然后再让孩子做决定。


 3 
为什么推荐学习钢琴?

钢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入门相对来说简单一些。

 首先 不需要调整音高。弦乐入门之所以难,是因为每一个音高都需要孩子自己找,练琴前还需要给琴弦对音准。如果家长也不懂音乐、没法帮孩子的话,启蒙之初会觉得非常困难,想拉得好听就更难了。

而钢琴不存在这个问题,每个琴键的音已经定好,只要弹对了琴键就好了。

 其次 左右两只手做的事情类似,不像弦乐一只手按弦一只手运琴弓。

当然了,钢琴入门简单,但之后会越来越难。十根手指头,每个手指头做的事情不一样,更高的阶段还要加上脚的配合。

钢琴被称为“乐器之王”是有道理的。音域之宽,几乎涵盖所有乐器的音域,又能同时演奏多个声音,所以交响乐和室内乐常常会有钢琴改编版。钢琴上的音色变化多,表现力丰富,同时力度变化也大,可以演奏出磅礴气势,也可以是喃喃低吟,因此可以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形象和性格。


孩子初学钢琴时,对年龄还是有一定要求的。倒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,主要是看孩子的生理条件手不能太小太软,至少要能够够得着五度音程,手指能基本立起来。

手的条件需要老师现场看,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一样,所以不能单凭年龄做决定。

同时还有一定学习能力要求,比如说会数数,明白十以内的简单加减法,这个对数拍子学节奏很重要。还有类似于看图片找不同,这种对于图案的简单观察能力,因为弹琴需要看谱。

不过,如果家长懂音乐会乐器,上述学习能力要求可以放宽,孩子可以先从模仿式学习开始。

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心理状态。因为绝大多数钢琴学习都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程,教师的关注点全部在小朋友一个人身上,有的孩子可能会不习惯,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。

现在也有许多钢琴集体课可供选择,但是这个有利有弊,家长请一定谨慎。集体课的学费肯定是低于个别课的,班上有其他小朋友一起,孩子也会更开心更积极。但是音乐学习本来就是因材施教,孩子之间的个性能力差别太大了,集体课难以照顾到每个细节,效果有限。


 
 4 
家长要准备什么?

当孩子和家长做出学钢琴的共同决定后,双方就需要共同努力了。

对于家长来讲,学琴前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明确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与目标是什

学习过程中,家长常常会焦虑,尤其听到说谁家的孩子很短时间内就考级啦,谁家的孩子比赛拿奖啦,谁升学因为音乐加分啦。诸如此类的消息,搞得家长心神不宁。然后,便把这种自身的情绪压力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,逼迫孩子练得更多,各种考级比赛安排一个不落,甚至不听从老师的建议,随意打乱教学计划。

亲爱的家长们,所有的成绩和证书,甚至升学加分,这些都是认真练习认真学习带来的附加好处,它们不是学习的目的!努力学习和努力练习都是为了演奏更优美的音乐,做到最好的自己,充分发掘自身的可能性啊!至于证书之类的东西,是水到渠成的附加福利,切不可本末倒置。


家长朋友们不要觉得这是件小事,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的态度。打个比方,努力读书是因为学习知识本身,考大学、考研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知识,成绩越好也就可以考入更好的学校,为自己争得更好的学习机会,一切都是为了知识本身;但拿到文凭,不是努力读书的目的,寒窗苦读十几年可不是为了最后的一张纸。

的确,二者界限有时很难分清。不过,也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去辨别,就是:当没有任何“纸质证明”的要求之后,一个人是否还愿意继续努力

多少人毕业之后再也不会拿起自己本专业的书本?多少人在欢呼毕业了就再也不用学习和考试了?多少人毕业后突然失去生活目标,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时间?太多人把考大学拿文凭当做自己的目标,完成之后就再也不想学习了,或者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。

曾经有一个打算考音乐专业本科的朋友,在考前跟我说,“太好了,考完之后我就再也不用练琴了,以后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爸妈管不着我了。”是不是挺可悲的?好些学琴的孩子,在考完业余最高级别之后,就立刻停止学琴了,也不再听音乐了,似乎音乐停止在那个点就够了。

所以,家长在小孩子学琴启蒙时,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,不然一言一行中,都会给敏感的孩子透露出不好的信号——学琴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考级或者为了家长。这是咱们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
况且,当孩子认为自己是为了家长而练习的时候,恐怕也很难做到主动练习和认真专注练习,这时又得家长去逼迫,最后恶性循环,双方都难受。咱们需要把这种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:家长鼓励,孩子积极性高认真练习,最后双方都开心


更多新闻